景氣大寒冬::2025餐飲現況突圍術
- New Open
- 2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New Open | 開張開講
嗨,各位餐飲業的老闆們,知道今年真的不好過。餐廳的人氣、翻桌率都不如以往,食材成本卻悄悄攀高,帳本上的數字怎麼算都讓人心寒。別灰心,今天我們要把手上的數據攤開來看,結合去年的經濟預測,為您整理一些簡易的策略。
去年數據怎麼說?消費力哪裡去了
先來看看2024年的經濟預測,根據經濟研究院和其他機構的報告,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落在3%到4.5%之間。這看起來似乎不錯,其實這種「溫和式成長」對餐飲業來說不足以帶動消費大幅回溫。通膨率預測在1.9%到2.3%之間。雖然不算高,但食材、租金、人力成本依舊往上。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波動,進口食材成本增加。加上中美貿易影響加劇,台灣GDP可能下滑。一旦消費者荷包縮水,受當其衝的就是外食預算。這些數字顯示2025年的餐飲業,似乎仍需在夾縫中生存。
從數據裡挖出活路
低成本轉型:
通膨2%雖然不算太高,但顧客已經開始束緊腰帶。建議可嘗試推出較低成本的套餐。看準地域特性或是小資族容易買單的規劃。
更多在地化食材:進口食材的成本從長期來看持平就算是好消息,試著拓展更多優質在地商品,還能打出「支持在地」的招牌,拉近顧客的距離。
數位化救急:
經濟成長不夠猛,意味著到店人潮不會自己來。必須更主動出擊。去年外送平台的訂單成長超過20%,這是個訊號。跟Uber Eats、Foodpanda合作,在後疫情時代OMO整合儼然是趨勢。
提升消費體感: 這些方式的好處在於「低門檻、高回饋」。不需重新裝潢或花大錢辦活動,加上一點心思,就能讓顧客覺得這家店不一樣。舉例:在店裡放個小白板,寫上「今天你最想吃什麼?」或「留下你的心情,我們送個小驚喜」,讓顧客隨手留言。回應留言的,送點小贈品。或是在外送單上寫上感謝的小語,都能跟顧客拉近距離。
30年深耕餐飲業,找開張聊聊!
如果你覺得是過了許多方式仍不見起色,或想試試這些策略卻不知從哪下手,快來填寫線上表單聯繫我們,開張一路扶持一路用心,專屬您的創業夥伴!
開張即將舉辦一場精選講座,主題聚焦於勞動檢查的關鍵議題。報名者將獲得自評表,講座結束後還能與專家一起享有30分鐘的免費制度健診服務。歡迎報名參加,來現場與我們共同檢視公司潛在問題,找出最適合您的解決之道!